大元朝,永淳十一年。 春风拂面间,御花园中已是一派娇红柳绿的光景,园中赏景的贵人们轻摇团扇,浅笑着于□□上莲步慢移,长裙曳地。 墙外,宫道上来往的宫人皆敛目低垂,神色容肃——如这般能在宫中走动的宫人已是学好了规矩有了差事,其他还未“出学”的宫人仍在掖庭。 这些宫女多从民间采买来的,进宫时的年岁都不大,学规矩时五六个人同住一屋,三屋为一院,这些狭小密集,连个名字都没有的宫殿庭院处于皇城掖庭的一角。 宫里规矩严,掖庭又一贯是宫里的“贱地”,因而平日里总是显得沉闷又安静。 可今日午膳后,南院却是不同以往的热闹——只见小宫人们神色兴奋的聚在屋内,层层簇拥着一个穿着蓝衫的年轻宫女。 “常姐姐,听说要从咱们这选了人去东、西六宫伺候贵人,是不是真的?” “对对对,我也从膳房听了几句,说再过几日就是依例放宫女出宫的日子了。” 相较其他兴奋的宫人,生的清瘦的素禾倒是有几分苦脸,她嘟囔着:“前几日我还被嬷嬷赏了几戒尺,只怕这次选宫是没我的份了......” 其他小宫女们压根顾不上安慰素禾,只追着常碧七嘴八舌的求道:“常姐姐,你快告诉我们吧。” “是啊,常姐姐,这儿就属姐姐你最能干,最得廖嬷嬷喜欢,好姐姐,你快告诉我们吧。” 被层层围着的常碧捂着额,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叽叽喳喳灰麻雀似的嚷的人头疼,你们这样的规矩,叫晴姑姑看见又该罚你们了。” 这话一出,屋里顿时就没人说话了。 看着一个个瞪大眼,眼巴巴看过来的小宫人真和外头那讨食小雀似的,常碧到底没忍住笑出声。 “好了,我也不瞒你们,这事是真的,想来过不了多久,孙姑姑就会给你们提个醒。” “啊——!”屋内霎时爆发出一阵惊喜的喧哗声。 “常姐姐,你知道哪个宫选人吗?” “要是能去年福宫就好了,我同乡说主位淑妃娘娘真真是极好的性子。” “要说,贵妃娘娘的华阳宫才是这宫里最好的去处呢,前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