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赧王(?-前256)亦称王赧,是东周的第25位国王,也是最后一位国王。姬姓,名延,为周慎靓王之子。 人物简介 公元前314-前256年在位,共在位59年,是两周在位最长的君主;但他在位时期,东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洛邑(现在的洛阳附近,当时是东周的首都)。早在他的祖父周显王在位期 间,秦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以西戎霸主自居。周赧王时期,秦昭襄王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所以无论周赧王是不是一个有道明君(从他的谥号上看不是),对于挽救危亡的周国都没有什么作用了。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东周遂亡。他投降后,秦王让他去了梁城,他到梁城后一个月就驾崩了。葬于牵水北岸(今陕西省陇县),一说葬于岳阳(今湖南省岳阳县)。 最穷的天子 说起“天子”,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黄袍加身,万众拥戴,四方叩拜,真是威风凛凛。然而却有一位天子,不但抖不起威风,镇不了四方,还被人逼得四处躲债,真给后世的皇帝丢尽了面子。 这位落魄得一塌糊涂的天子,就是周王朝的末代君主,姓姬,名延,在公元前314年登基。后世通常把他叫做“周赧王”。 赧王之死 赧王当时已经年老,奔走于周、秦、梁等地,经不起劳苦,到梁城后不满一月就身患重病。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赧王病死,葬于牵水北岸(今陕西省陇县),一说葬于岳阳(今湖南省岳阳县),死后的庙号为赧王。(《纪年》作周隐王,文献中常作周王赧,可能史记误为谥号,也有作周然王。) 子嗣 王太子(姬嘉)公元前316-303 嫡次子(姬章)公元前312-290 庶长子 不详 庶次子 不详 庶三子 (姬央)公元前296-265 庶四子 (姬皝)公元前279-? 庶五子 (姬锘)?-公元前230 借资伐秦 赧王在位期间,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他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3万多人口。还分成“东周”和“西周”,两部分由东周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