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春就没下几场雨,庄稼也长得不好,八月又连着下了一个月的雨,咱家要不是还有去年的陈粮,今年冬天怕是要过不去了。”夏沈氏一边绣花一边说道。 张氏看着窗外飘着的小雪笑着说道:“娘,我看明年应该是个好年头儿,都说瑞雪兆丰年。” 夏沈氏叹了口气,“今年收成不好,朝廷照样征税,不仅不减免,还比往年的要多,咱们村里的范氏一家已经走了。” “哎。”张氏叹了口气道:“李大娘昨天过来跟我说话,他们家也想着要逃荒去了。” 夏书瑶此时正带着弟弟妹妹围着炉子烤番薯,一边听着阿奶和阿娘的谈话,“逃荒?阿奶,他们往哪里逃?” 夏家虽然不是这村里最富裕的人家,但是夏沈氏靠着刺绣供着夏元正考取了秀才,张氏又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今年冬天家里的伙食明显差了很多,几乎每天都在喝粥。 “不是往东就是往南,这逃荒啊,听着简单,可是路上苦啊。”夏沈氏放下手中的针线,看着炉火,仿佛想到了什么。 夏沈氏小的时候也是跟着家人逃荒到了此处的,原本一家十几口人,到了这青安县就只剩下她和爹爹两个人了。 夏书瑶对于逃荒是没有概念的,但是也知道,不到快要饿死的时候,是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的。 “阿奶,番薯好了。”夏书瑶用木棍将番薯从灰烬中翻出来。 夏沈氏道:“阿奶不饿,你们吃吧。” 思宇和书静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眼巴巴的看着在地上滚来滚去的番薯。 天色渐晚,张氏张罗着要孩子们睡觉,屋外传来了声响,张氏有些警惕的盯着房门,直到夏元正的身影出现,她才松了口气,最近这家家户户的丢粮食的特别多,她刚才还以为是来偷粮食的呢。 “你怎么回来了?”张氏上前为夏元正拍去身上的雪,又问道,“可用了晚饭?” 夏沈氏闻声,也从里屋出来了。 夏元正先是到炉火旁烤火,然后才说道:“吃过了,私塾不开了,何举人一家要搬走了。” 夏沈氏闻言皱眉,就连何举人这样的大户人家都要走了,便问道:“县里现在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