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焦》 文/花栈 2022-8-17 “潜水钟脐带已装好。” “急救氧气罐已装好。” “一切就绪。” “一号潜水员于17:30分入水。” “收到。” 鸭子般的声音, 因密闭空间而显沉闷。贺遥顶着潜水头盔上的微弱灯光,在黑暗之中缓缓探寻。 大开曼岛以西六十海里的海域里, 一场潜艇搜救的任务正有序进行着。 来自M国的潜艇在一次常规训练中出现机械故障, 恰逢隶属IAG的无国界救援队落地大开曼岛。 船上有十名潜水员,包含四名饱和潜水员。在接受到求助指令后,一号潜水员贺遥果断行动。 麻花般交缠的缆线自潜水钟往下, 一路缠绕在身侧。贺遥伸手将它微微转了个方向, 以免行动受阻。 这三根缆线被称为饱和潜水员的脐带,是在深海赖以生存的生命带, 负责传输电能和热水, 提供照明以及保暖。 这里, 是水下两百三十米, 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冰冷且黑暗。 贺遥的每个动作看似轻飘, 实际上,阻力和压力加在一起,连简单的抬脚伸手都特别困难。 如果这身脆弱的装置得到任何损坏, 给他带来的, 将会是毁灭性的灾难。 通常, 人们将休闲潜水的极限定义为40米。 离海平面越远, 身体承受的气压越大。超过40米, 仅靠穿防水服下潜, 人体内的氮气含量也会增多, 从而出现“氮醉”的情况。 一旦氮醉出现,下潜者就会有醉酒般的表现,极易迷失方向, 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下潜至更深的地方, 潜水员将会佩戴更为专业的设备。 为防止氮醉和氧中毒,呼吸也采用特殊的氦氧混合气体。 由于氦气极轻,声音传播的速度将会加快。 就像倍速播放的视频,吸入了氦氧混合气体的人一旦说话,声音将会变得像鸭子般尖细因为严重失真,影响了正常沟通,所以此时会用通信设备将声音进行降调处理。 贺遥第一次感受鸭叫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