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光亮的月球远远地挂在天幕,透着它亘古不变的清冷、神秘。 云舒站在月球表面苍凉的大地上,耳边除了宇航服里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脏跳动的砰砰声,死一般的静。没有虫鸣,没有鸟叫,没有风,连脚踩砾石的声响都听不到。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这里是真空。这样的寂静,仿佛时间本身。 除了静以外,映入眼帘的是形状各异的沟壑、坑洞、环形山谷、岩石。这些经过数十亿年太空辐射和小行星撞击形成的风景,仿佛是经过时间沉淀的黑夜中的荒漠。 月海,真的能称为海吗?云舒不禁想到。没有湛蓝,没有皎洁的白,透过宇航服透明面罩,只能看到墨的黑、淤泥的灰,朴素、沉闷。只有抬头看一眼远处地平线上漂浮着蔚蓝的星球,才能稍微缓解心绪。就像一望无际白色的雪原,为了缓解眼疲劳而盯着某处草的绿。 云舒一个人开着月球车,在寂静的死气沉沉的岩土大地上前行。寻找合适位置埋入探测器,埋入后接着寻找下一处。进行着简单又单调的工作让她产生一种怀疑,做这些到底有没有意义。 站长说有意义,非常有意义,它将使我们掌握更多岩土信息和更大的地盘,这样将创造更多财富。在他的理念里,似乎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大到项目研发、月岩开采,小到吃饭喝水,一切以节约开支和创造价值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对的起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培养和信任。至于研究月球起源这样不会创造任何财富的东西,能不投入就不要投入了。 想起二个月前,自己怀揣着无限美好幻想来到基地当助理时,听到接待她的吴站长这一番言论心就凉了半截。 不过,也难怪吴站长会这么想。现在以中美俄为首的几个大国都在月球这个无主之地上争抢地盘开采资源。氦3、稀土、金矿,这些在地球上稀少而月球中大量存在的矿物无不吸引着各大国的争抢。尤其是氦3,作为安全环保的核反应物质,已成为核电站和航天核聚变发动机的主要能源,自然也成了月球上主要的开采对象。用吴站长的话说,月球遍地都是钱,来这里就是捡钱。 财富,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 正当云舒忙着操作机器狗挖坑埋土的时候,耳麦里传来了嘟嘟嘟的无线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