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朝宗

哺恩堂主/著

2025-03-29

书籍简介

有人说,人生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追梦,一条是回家。而杨浩宇却把它们变成了一条路,那就是——回家追梦。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娃,一路坎坷,好不容易蜕变成武汉这座大都市里的精英阶层,却毅然决然地选择在阔别故乡近二十年后参与乡村振兴,再次回到神农架南麓的老家三姓寨,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二次跌宕起伏的创业之旅。这是一部三姓寨先民为躲...

首章试读

杨浩宇母亲口口声声说要感恩的曹家伯娘,其实是他堂弟——“花花公子”李精诚的母亲。 杨氏家族早年间从重庆巫溪举家逃亡至湖北,扎根在深山老林神农架南麓,一个依山傍水取名为下浜的村子里。 刚开始那几十年间,下浜只此一姓。 一百多年过去了,虽经多年融合,杨姓在下浜依然占九成以上,是绝对的大姓。 方圆不过十里的浜子里,杨浩宇叫堂伯、堂叔的就有好几十个,伯娘、婶婶自然也有好几十个。 杨浩宇辈分小,上小学的同班同学中,除了十几个同辈以外,还有好几个都是他堂叔和姑姑,甚至还有几个爷爷辈儿的。 为了区分开来,杨氏族人习惯性地在伯娘、婶子们的称呼前加上她们各自娘家的姓。 曹家伯娘娘家姓曹,嫁给了浜子里的杨忠诚也就是杨浩宇的堂伯。 堂伯本来应该姓李,他的父亲是入赘到了杨家的。 三代归宗。 所以,到了堂弟这一代,就改回了祖上的“李”姓,取名为李进城,小名儿城娃子。 堂伯希望在他儿子这一辈能够实现他们走出大山,到大城市去生活的梦想。 结果,李进城一上学,就有同学把他喊成“李进村”,说他是鬼子。 刚开始就那么几个调皮捣蛋的家伙这样喊,展到后来,他一到学校,所有的同学都会异口同声地喊“鬼子进村”了。 李进城倍感耻辱,便自作主张把名字改成了“李精诚”。 于是,他的学籍卡、户口本、身份证上都叫李精诚,但小名儿依然还叫“城娃子”。 李精诚是曹家伯娘的独生子,比杨浩宇小几岁,现已经三十出头了。这个小的时候皱巴巴很难看的家伙,竟然越长大越好看,成了一个长相俊美的帅小伙。 杨浩宇和这位老是留级的堂弟曾经是小学同班同学。 小时候俩人经常在一起摸鱼逮泥鳅掏鸟窝,而离开老家后,互相之间几乎再也没有联系过了。 但双方的父母之间一直都有走动和交往。 听说堂弟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在家了。 当初,曹家伯娘和堂伯雄心勃勃地为他取名为...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