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望着下跪的我,眼眶心疼得红了。 「淑敏,那可是你怀胎十月生下来的骨肉,你真能割舍吗?」 世上哪个娘亲不疼娇儿? 想起器儿和宝儿这双儿女,我的心像被密密的针扎过。 「姑母,他们是崔家的血脉,崔恕会安置好他们的,我只求和离。」 太后闻言叹息。 「想当年崔恕不过是个寒门进士,你却在王公子弟堆里独独挑中了他。如今他借着你的东风,成了当朝首辅,你反而要和离了。这世上事情,如此多变……」 我深深埋下头,心中酸涩委屈,难以言表,泪湿了眼眸。 「姑母,可我从未变过。不求夫君名利,但求一心一意。」 太后亲自将我扶起来,准了我的请求。 「和离旨意这几日就下,你先回去准备准备,和崔家做个割舍吧。」 是啊,成婚七载,总是有很多账要算的。 我回到了崔府。 主院里,热闹不已。 崔器和崔宝儿在小厨房折腾得正欢。 崔宝儿见那柴火点不着,将头都快伸进灶里。 我生怕她被烫着,着急将她搂进怀里。 「宝儿,小心。」 崔宝儿皱起眉看我,不耐烦地推开我:「娘亲,你怎么来了?我在生火呢,你别来添乱。」 我愣了愣,放开怀中的人儿,转头去看围观的仆妇。 「你们是怎么做事的?少爷和小姐才六岁不到,就冷眼看着他们在厨房胡闹?」 满脸沾着面粉的崔器主动解释道: 「母亲,我和宝儿想亲手为兰夫子做个寿桃面点,作为生辰礼物,母亲何必一回来就动怒呢?」 我心里不由得失落了几分。 原来器哥儿和宝儿在为董兰漪准备生辰礼物。 记得我上半年的生辰,他们不过是说了几句祝语,从未提过生辰礼这回事。 我让仆妇看管好他们,转身就要离开。 器哥儿愣了愣,没想到我轻轻放过,突然喊住我,眼神示弱。 「既然母亲回来了,您的手艺是最好的,可以帮我们给夫子做礼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