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里旧事 我出生在华北平原,冬日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关于我人生的大部分记忆,都是在这片平原上,经久不衰,亘古绵长。 老家在天津郊区,离唐山很近。母亲说,七八年唐山地震时,家这边有明显震感,恰巧那天她在盘山景区游玩,被震落的枯枝碎石噼里啪啦往蜿蜒石子路上掉,母亲被惊得大叫。他与父亲,就是在这种情境下相识的。母亲後来说,可能是因为自己有英雄救美情结,当父亲撑起衣服盖到她的头上时,她爱上了他。我总结道,这是一见钟情。但其实,他们的婚姻经历了波折。 姥爷看不上父亲,因为当时父亲家里是不好过的,属于吃了上顿愁下顿的那种。母亲家当时是那种过得比较富足的家庭。姥姥觉得父亲长得精神,虽然穷了些,慢慢会把日子过好的。母亲说,俩人正式见面那天,奶奶做了面旮瘩汤招待,当时姥爷觉得太寒酸,可後来知道,连做旮瘩汤的油和面都是奶奶拿着盆子挨家挨户借来的。父亲说,一开始恋爱时,母亲约他去爬盘山,可他就是不去,说爬过了没意思。在母亲的再三劝说下,父亲终于答应,但说不一起,要晚到一会。结果,母亲买完票等他时候,偏偏就看到了从铁栅栏缺口处钻进来的父亲。那是父亲在母亲面前最尴尬的一回。原来,他是为了省下五毛票钱,那是家里半个月的粮钱。多年後提起,父亲不会再面红耳赤,权当成个乐子,和母亲一起哈哈大笑。 母亲的第一个孩子没能留住。当时父亲已经和朋友出去开大车拉石料,挣了钱,住的土房变砖房,吃的也从日日粗粮草料变成大米白面。那天晚上狂风大雨,电闪雷鸣。母亲已经怀孕四个月,她胆子小,缩在炕上的被子里。但院子里养的狗叫个不停,她开始担心,是父亲回来了,还是出了什麽意外?她越想,竟出现了幻听,总觉得有人在敲门,打了电筒和伞去开门。父亲没有回来,她踩到青苔上,重重地滑了一跤,没了第一个孩子。两年後,有了姐姐。当时计划生育强制一家一孩,我是在国家政策放开那年出生的。 自从我开始有对儿时的记忆,是在幼儿园大班。当时父亲骑三蹦子走街串巷卖一种叫“凉皮碗坨”的吃食,每次放学後,他都会把三蹦子开到门口接我下学。每次他来接我,我都会搂住他,把脸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