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场的悲歌 在四川西部山区一个名叫万安场的小镇上,徐春雨呱呱坠地。父亲是位乡村教师,用知识的火种点亮山村孩子的未来;母亲则在家中穿针引线,给别人缝衣补裤,补贴家用。家中还有和蔼的奶奶与可爱的妹妹,一家人虽不富裕,日子却也过得温馨快活。 然而,在徐春雨七岁那年,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那天,父亲推开家门,竟直挺挺地昏倒在地,吓得妹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徐春雨和母亲惊慌失措,急忙将父亲扶到椅子上,奶奶也颤颤巍巍地赶来,又是掐人中又是灌水,父亲才缓缓缓过气来。 “完了,完了!”父亲嘴里不停咕噜着,“我说没意见,可领导说这是态度问题,硬要我说,这下糟了,脱不了手了。唉!我该死,真该死啊!”父亲捶胸顿足,满心喊冤。此前,父亲已任教七八年,深受乡里人尊敬,学生们也都爱戴他,可谁能想到,一夜之间,一切都变了模样。 自反右斗争开始,父亲便整天忧心忡忡,身形日益消瘦。每晚父亲一回家,奶奶便会悄悄问:“今天你没说啥子吧?”只有听到父亲回答“没有”,奶奶才会安心去睡。别看奶奶只是个农村老太婆,却能读会算。听奶奶说,她是二十年前逃难到这里的,问她缘由,她总说春雨现在还小,说了也不明白,等长大了再告诉他。就这样,每天不管多晚,奶奶都要等父亲回来,问清楚后才肯入睡,每晚也总是重复着同一句话:“今天没有说啥子吧?”好不容易熬到反右斗争接近尾声。 一天,领导找到父亲,说道:“整个反右斗争你都表现不错,现在暂时告一段落。你是教研组长,去召集全组开个会,让大家提些建议,以便我们改进工作。”父亲依言召集全组开会,传达领导指示,让大家畅所欲言。众人自然是异口同声地歌颂大跃进如何赶英超美、大炼钢铁又如何成绩斐然、三面红旗如何光芒万丈,会议临近结束时,才有一个人小声提到:“什么都好,就是商业网点少了点。” 会后,领导询问父亲大家提了哪些意见,父亲说:“意见倒是没有,有个建议。”领导追问:“什么建议,快说。”父亲迟疑了一下,答道:“他们说什么都好,就是商业网点少了点。”领导又问他的看法,父亲含含糊糊地说:“都差不多,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