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第十一章 产褥上的贞
靖善二年五月,京城宁府。 东偏院里一片四方形的晴空甚是刺眼。杏眼桃腮的少女身披斜阳,百无聊赖数着庭中的青砖,眉心一点朱砂鲜艳夺目。 “三爷怎的总不回来?” “听书房的妈妈们说,三爷这些天一直都在翰林院。” 冯田田唯有苦笑。两个月前,夜阑人静之时,她趁宁修筠酒醉,悄然进了他的书房。翌日他醒来时,怀揣着莫大的耻辱和愤怒拂袖而去。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踏足过她的东偏院——好像以前他就来过似的! 宁家三公子修筠,字无秋,靖善元年探花。十五中举,十八登科入翰林院。番邦来朝,以五行出上联“烟锁池塘柳”刁难众学士,宁修筠连出三对“烽销漠塞榆”、“桃燃锦江堤”、“烛深锦壁楼”,亦以五行为对,力压番邦使者,才情震惊朝野。 更不必说,跟随其师修撰前朝史书,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女真进犯,撰写檄文,铺张扬厉,洋洋千言倚马可待……如果没有祖辈定下的婚约,这样一位年少有为的才俊,本不是她一个穷举人的女儿高攀得起。 回想起洞房花烛夜,当她怀着忐忑,带着新嫁娘的娇羞和期待,静等心心念念的夫君掀起盖头,看到的却是一张冷若冰霜的面孔。望着盛装打扮、艳若天仙的冯田田,宁修筠只是淡淡瞥了一眼,便立即移开眼神。他抱臂而立,剑眉微微拧着,仿佛在思索什么。良久,他突然发话,屏退房里所有的下人。 “夫君,”冯田田怯生生唤道,“夜深了……” “冯姑娘,”宁修筠彬彬有礼打断了她,“我与冯姑娘的婚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非我心中所愿。从今往后,宁修筠会给足姑娘体面,宁家也不会短了姑娘的吃穿用度。但是我只能做到与姑娘相敬如宾,至于旁的,实在无法许诺,还望姑娘谅解。” ………… 丫鬟锦瑟宽慰的话语,将她从痛苦的回忆中拽了回来,“不过,三奶奶且请宽心,太太说了,三爷端阳会回家过节。” 端阳……庭院深深,幽闺寂寥。连春秋代序,寒暑更迭,都似乎不再分明,而只是单调无意义的重复,竟让她忘了人人企盼的佳节。 她想做点什么送他。可是自己不擅女红,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