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二带着十一岁的儿子胡三郎,在自己家的红薯地里干活儿,一亩旱地里,绿油油的红薯藤长得铺满了地垄。 胡老二把红薯藤割下一半,割下来的拢成一把把的,随手用藤捆绑起来,挑回家后晒在院子里。 虽然是九月了,红薯根部有不少裂缝,透过缝隙,能看到一个个红薯比自己的拳头还大! 胡老二感觉很欣慰,辛辛苦苦开垦了一年多的荒地,养了一年地,今年总算有了回报! 果然是老天爷饿不死勤劳的汉子啊… 镇守老爷说了,农户开垦的荒地,十年不收税,至于十年后收多少银子的税,镇守老爷也不知晓,他说以后再通知… 三郎拣着鲜嫩的肥叶子摘了半篮,红薯叶子炒着好吃哩!比很多野菜都好吃! 每天阿姐都要炒一盆红薯叶子,多吃些菜叶子也能省些粮食了。 “阿爹,听六哥说县里有学堂,阿爹去县里时看见过学堂是什么样的吗?”三郎说的六哥是族长爷爷家,大伯家的第二个儿子。 族长家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又各自生了两个儿子。 昨天六哥从县里的酒楼回来,胡家村的小儿郎们都去听六哥讲县里的稀奇事儿。 三郎听六哥说起了学堂,胡家村的儿郎们听得一脸神往。 听六哥说,进了学堂念两年书,会简单算数后,就可以在县里的铺子里当伙计,当伙计一个月可以赚二百个大钱… 二百个大钱可以买好多东西了… 三郎边摘叶子边好奇的问起了阿爹。 胡老二没有上过学堂。他去过两次县里,并没有空闲去打听学堂,那时候他的阿爹病了,他和大哥赶去县里的药铺买药… 他的阿爹也不知道学堂的门朝哪里开! 整个胡家村祖上几代都没有人进过学堂,相距八里路的镇上没有学堂,只有相距三十里的县里才有。 “阿爹没有去看过学堂,三郎啊!学堂不是我们去的地方…”胡老二头也不抬的回答儿子,手中割红薯藤的动作也不停。 村里人都不知晓这是什么朝代,都是泥腿子,知晓了也改变不了种田的命运。 所幸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