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内容,来自一位名叫莱娜·黯月轮(Dr.LegnaDimFullmoon)的历史学博士的讲述,这是她于第四纪元1159年,在罗兰河国(Rolandusriver)罗兰河庄园网环世界大图书馆的一个隐秘藏书阁里,了解到的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片段。 第三纪元六十七年,圣教西征第二十一年。 巴辛洛格(Barsinroge)北部重镇苏塞尔(Sousar),这里是抗教战争的前线补给基地,全巴辛洛格最具才华的工匠皆云集于此,他们用手中的铁钳和钢锤修复、组装和调试各种战争机械,让这些钢铁巨兽能够在前方的战场上无情咆哮。 旭日初升,金色的光辉为这个城镇里每一座冒着烟的暗沉棚顶,都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这座不眠不休的繁忙城镇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前些日子,从战场前线传回的大捷消息,让这个城镇一直紧绷的节奏缓和了不少。 熙熙攘攘的夜班技工们,早在第一缕阳光为城市镀金时就已换了班,或窄或宽的土石街道稀稀拉拉散落着一些经营吃食的摊贩,一边分享着道听途说的前线战况,一边讨论着这场漫长的战争何时能结束。 硕大的牛车像个寻家的老人,缓慢又略带摇晃地拉着沉重的货物,排成狭长的队伍走进卸货的物料场里,在金黄色晨光的洗礼下,卸下一箱又一箱的物资。 这些物资将会被分发到苏塞尔的各个工厂里,由熟练的技工们组装成致命的战争机械。 还没有被阳光照到的城镇西南角,一部毫不起眼的木板车,把一个严严实实包裹的神秘货物送进了一间同样不起眼的小工房里。 这间工房的负责人名叫乌木卡姆,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他是这里的“首席技工”。 这个年近中年满脸络腮胡的男人,曾在巴辛洛格首都艾加迪(Agadi)的中央工房里摸爬滚打了多年,上个月才刚刚取得工匠界的最高荣誉:“大工匠师”头衔。 之后不多久,他就离开了中央工房,带着一台奇怪的机械来到这里。 消瘦、沉默,不苟言笑,干练之中又透着严重的疲惫,衣装打理得还勉强称得上整齐,这是这个男人给人的第一印象,除此之外人们对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