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北宋,景德五年,大年初三。 五更三点,天空亮着。月亮撒在十里长街上,将昨夜刚起的霜打成银白色。 安远门外,传来疾行的马蹄声。马蹄声由远及近,到了宫门口,一个年轻官员跳下马,他来不及整理衣冠,只略微提了提腰带,狂奔进了门。 这官员身穿一件簇四盘雕细锦官袍,销金裹肚,脚蹬侧面丝鞋。生得肩宽腰细,眉目清朗,高挺的鼻梁,姿态风流,妆着神仙。他姓崔,名辞,时任开封府通判已经三年了。 崔辞进了皇宫内城,快步疾行。即将走到承天门的时候,远远看见宫门下头聚了一帮子花花绿绿的人。 这大清早的,承天门这麽热闹? 好奇心一起,崔辞放慢了脚步。 走近了,瞧见这群人里头,有宫里的内侍,有护城的侍卫,还有皇城司的官员,难怪五颜六色的。 这些人都整齐划一的张着嘴,擡头望天。 “瞧什麽好东西?” 崔辞也跟着擡起头,顺着衆人的视线望过去。原来那左承天门屋南角曳鸱的尾巴上,不知被谁挂了两丈长的黄帛上去,黄帛末端捆着一个像是书卷的物件,三道青丝缠绕在外,那书卷的封处隐隐绰绰的还有字。城下衆人擡头看的就是这物件。 崔辞虚眯起眼睛,细盯着那书卷打量,边打量边往前走,头脸脖子朝後,脚下没留神,一个趔趄,向前扑倒。幸亏前面来了一人,抢身上前扶住了他。 “崔大人,留神呐!” 崔辞一擡头,见扶住他的那人,身穿一件深紫色天下乐晕锦官袍,一边两个大眼袋子接力似的下垂,直垂到了鼻尖,正是知枢密院事王钦若。 “王大人!”崔辞忙躬身,行礼道谢,“谢王大人!刚才顾着瞧承天门上的黄帛,没留意脚下。” 澶渊之盟过後,寇准失宠,王钦若丶丁谓一夥人成了真宗跟前炙手可热之人。崔辞与这些人一向气场不投,从无往来。不过眼下被人家扶住,面子上的事,还是要做一做的。 “怎麽?那“天书”,崔大人也瞧见了?”王钦若满脸堆笑。 “天书?”崔辞一愣,随即意识到他指的就是那黄帛,“哦哦,就在前面不远,不知是谁吃饱了撑的,往那曳鸱的尾巴上挂这玩意儿。皇城司的人也… 北宋,景德五年,大年初三。 五更三点,天空亮着。月亮撒在十里长街上,将昨夜刚起的霜打成银白色。 安远门外,传来疾行的马蹄声。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