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我曾不止一次地幻想过一件事:如果我身边有一位属于我自己的兄长,那麽他会是一个什麽样的人? 带着这一假想不断畅想後,思绪便油然而生。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栏》以第三人称为叙事的创作方式,这本书则是以“我”为第一视角。其实在创作初期,还算是得心应手,没有遇到太多困难,但随着後续剧情的展开,我才意识到想要在写作生涯初期以第一视角来完成一整本作品的叙述其实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其中包括很多细节的描述,酿成悲剧的原因,以及矛盾冲突的産生和解决。这些情节如果以第三人称为视角表达起来会更加的多面丶立体,也会轻松很多。但以“我”为视角能够将自我的感受放大并直观给各位,这样反复思考了许久,最後还是决定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 但这本书和《栏》又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它同样也是先拥有结局,而後围绕结尾铺开全文的内容。不过唯一不同的一点则是,《繁叶落尽》将会以另一种形式的幸福来落下帷幕。 我独自一人坐在阳台的椅子时常常漫无目的地望向窗外,同时心里也在不断遐想和期待着一些事情。因此整本书的创作过程,并非都是循规蹈矩地坐在电脑桌前或者书桌前完成的。很多内容的存在或是灵感的迸发都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有时会在睡前总结今日得失的时候突然産生一个新的想法,于是便立刻拿起放在床头柜上的速记本用笔记录下来;半夜灵感突发本打算到了第二天醒来再写,但一想到自己这烂记性到了早上准会忘,于是有很多次在半夜的时候会特意将梦中天马行空的想象用备忘录将这些片段记下来;坐在长途公交上听到许多有趣的“杂谈”时害怕记不住会连忙从书包里拿出备考六级用的资料书在内页的白纸上将这些对话给写下;因为意见不合与家人发生争执所産生的负面情绪,我往往会将当时的心境化作文字记录在纸上。久而久之,这些日常便成了这本书的一部分。因此写作本身从来都不会成为我的负担,相反它早已组成我幸福人生的一部分。所以这部书里早已融合了许多属于我的害怕丶恐惧丶期待丶迷惘丶痛苦丶绝望和幸福。 这本书其实在九月份便有了初期的想法,但真正动笔开始写的时候还是在十一月份期间,我本想着尽快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