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晨雾逐渐散去,大片枝叶覆压成穹,缝隙处的日光像被揉皱的银丝,零落而细微地洒在地表。 文毓站在回息林的外侧,望着眼前这片沉静又生动的森林,心里泛起一股微妙的不真实感。 他从小在茶园里长大,也算见惯了山野之绿,可回息林的绿色不一样。它不光“绿”,它像是绿的浓墨染出了层次丶深度,还有一种悠长的呼吸感。 “今天不入深林,只在感应层边缘巡查记录。”站在他身旁的男人语气平稳地说。 他叫邵亦聪,是回息林生态考察组组长,大概二十八九岁的样子,眉骨深,眼神锐,皮肤略冷白,鼻梁高挺,嘴唇薄得几乎无色。 这种五官组合本身就自带距离感,不需要摆出什麽姿态,站在那里,就是一道带锋的线。 “明白!”文毓应道。 文毓是这次回息林暑期志愿者项目中年龄最小的参与者。严格来说,他其实没有参加项目的资格。 身为本科生的他能进来,全靠那场“共频测试”的结果——98.6%。一项原本只是为了测试参与者与回息林磁场契合度的前置筛选,竟测出这个数值。 整个项目组,乃至项目历史上,没有第二个志愿者达到90。 文毓和森林达到了共鸣阈值。 “文同学,你和林子的频率非常接近。”那天的面试负责人一边翻资料,一边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我们会认真考虑这一点的。” “如果能入选,我一定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文毓争取道。 一个政治学系的本科生,志愿进入危险生态林做田野调查,哪怕只是几张合影丶一段讲解视频丶或者未来在学生会辩论中提及这一段经历,都会是履历上的加分项目。 而这个高频共振的数值,是意料之外的加持。 穿越“扁光带”的小径,文毓真正踩进林子。他放慢了脚步,四周景色包围了他。 这个区域的光线十分奇妙,有些甚至仿佛在轻轻晃动。他左右张望,想把一切都收入眼底,生怕眨眼会错过什麽。 林子间或有虫鸣,更显出万物蓄势待发的安静。 他仰头望去,林木树冠很高,错落交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