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梧桐大学,是被一片湿润的绿意和纷扬的樱花笼罩的。空气里总是浮动着草木的清新和若有似无的花香,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嫩叶,在蜿蜒的石子小路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斑。 林知意很喜欢这个季节。她抱着刚从图书馆借来的几本厚重的画册和艺术理论书籍,沿着林荫道慢慢走着,指尖拂过书册粗糙的封面,心里盘算着如何将今天读到的那种关于“光影对比”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新系列创作中。她甚至能想象到画笔在画布上涂抹时,那种饱满的色彩与光线碰撞的感觉。 然而,春天的天气,就像少女的心思,说变就变。方才还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时聚拢了大片铅灰色的云层,天色迅暗沉下来。一阵带着湿气的凉风卷地而起,吹乱了路旁的樱花树,粉白的花瓣仓皇失措地扑簌簌落下。 “不会吧……”林知意停下脚步,仰头望天,心里咯噔一下。 话音未落,豆大的雨点就毫无征兆地砸落下来,先是稀疏的几颗,紧接着便连成了线,密集成幕,哗啦啦地倾泻而下,瞬间打湿了地面,激起一片潮湿的土腥气。 “糟了!”她低呼一声,慌忙将宝贵的画册紧紧搂在怀里,四下张望,寻找避雨之处。最近的建筑是几十米开外的历史文献馆,一座有着宽阔屋檐的老式建筑。她不再犹豫,用书包顶在头上,护住怀里的书,朝着那片干燥的领域飞奔而去。 脚步声混着雨声,有些狼狈地冲上文献馆门前的几级石阶,终于置身于坚实的屋檐之下。她微微喘着气,拍了拍溅上水珠的书籍和衣襟,有些无奈地看着眼前这片白茫茫的雨幕。雨水顺着屋檐瓦当滴滴答答地落下,在她面前形成一道透明的水帘,将远处的景物都模糊成了写意的笔触。 就在她怔怔出神,思考着这雨要下到何时,以及下午原定的写生计划是否要泡汤时,一阵轻微而持续的“嗡鸣”声,穿透了哗哗的雨声,钻入了她的耳中。 那声音……不像雨声,也不像风声。林知意循声望去。 在屋檐的另一端,距离她大约十几米远的地方,站着一个身影。 那是一个穿着简单白色衬衫和深色休闲长裤的男生,身姿挺拔,背对着她。他的注意力完全不在眼前的雨景上,也似乎完全不在意自己被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