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一) 西海市城南的老城区是这座城市的旧伤疤,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浪潮里,执着地守着自己的古朴与沧桑。 虽说才四月份,但天气已经闷热异常,随着风暖昼长,街道两边柳树的飞絮在斑斓的晨晖中摇曳起舞。 老城区内几乎所有的青年白天都会到新城区上班,只有下了班,才会拖着疲惫的身躯骑着自行车回到这里暂时休息,至于为什麽没人开车或者坐公交车去上班,是因为老城区的街道都是只有不到两米宽的巷子,只有自行车丶摩托车或是三轮车可以进来,地上不时有坑,遇上下雨天会有积水,骑着摩托车行走在巷子里还不如自行车轻快。一九九八年的西海市,汽车奔跑在路上,俨然就是个奢侈品。既然老城区的生活区域和工作如此剥离,住在这里的居民们为什麽没有搬走呢?一部分人是因为对故居有情怀,一部分则是等着拆迁。 西海市老城区警局一早接到报案,报案人称,老城区的“香姑包子铺”有质量问题,李副局长特地安排了连淮警察前去查探。 连淮警察领了命令,立刻开着自己的红色建设摩托车前往老城区小巷。 才进了老城区,连淮立刻熄了火,从摩托车上下来,眺望着游蛇似的丶蜿蜒在两侧居民楼中间的道路。 一缕清风吹来,连淮脖领後面剥离的丝线在风中漂浮,和他满头白发交相辉映。 连淮将摩托车上锁,停靠在了巷子口处,打量了下四周,走了进去。 红砖砌成的三层旧民楼,屋外栏杆上挂着五颜六色的衣服,令本就狭窄的巷子越发“无路可走”,连淮时不时地侧着身子朝着里面走去。 盖不严实的下水道井盖里散发着阵阵腥臭味,连淮胃里一阵恶心,快速走了几步。好不容易走到一个路口处,他看着四周,叫住一个赶着去上班的青年:“请问一下,香姑包子铺怎麽走?” 青年擡起右手,指了一个方向:“继续沿着这个巷子走,走到第二个路口,右拐,走个一两百米就到了。” 连淮的“谢谢您”还没说出口,青年已经骑车飞速离去。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连淮惊诧青年骑车的飞快速度。片刻间青年的身影消失在巷子尽头,连淮擡起头仰望头顶的一线天,感觉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