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仁宗初年,已过及冠的天家,尚未有一儿半女,便私下命人搜集《女儿图》,甚至于连亲信太监程琳,也领了份选美的差事。 要说这赵之一朝,自太祖黄袍加身,至今不过第四任皇帝,正是日上蒸蒸,歌舞升平。 边境虽偶有战乱,但太祖爷爷留下来的忠臣良将,还是将之守卫的固若金汤。乱世结束,留给官家的是满目的将星。 继承自前朝的银枪罗家,满门七杰,还有姐妹嫂嫂老太君,实为天朝北方屏障。还有柴家,潘家,周家,黄家,等等将门传承。 以及祖上虽为鲜卑人,却成为赵之开国名将的贺兰赞。他浑身上下纹满“赤心杀贼”。一双瓦楞金锤,一支十三节金鞭,历经大小数百战,为赵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追封了威武郡王。 现如今贺兰家的第三代必显,降等承了父亲的国公爵位,娶妻罗氏后就去了西北,为官家守卫边境。 国公夫人罗素兰今日正是高兴的时候,因着丈夫立功,朝廷嘉奖,许久未见的贺兰国公就要回朝。 据说天家念其辛苦,准备让老国公在兵部任职,此后,他们夫妻倒也能在这京城团聚。而今她两儿一女均已经长成,待到儿子娶妻,就可以放他们到西北,继续为官家效力了。 想到儿子,罗夫人忙问左右女使:“那两息子,怎的现在还不见人影?” “妈妈莫急,您忘了,两位兄长两日前和同伴外出。昨日,咱才收到爹爹来信,临时里通知兄长,现在恐怕两位阿兄正在赶回来的路上。”贺兰家的小娘子,不过将将十岁,眨巴着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劝着心急的母亲。 “是了,是了,天还早呢。”罗大娘子在庭前走了两步,还是叫来家丁,家将。一是让人去看看国公回京的队伍走到哪,二来,就是赶紧把那还未归家的小郎君,快些“抓”回来。 这边国公夫人净水扫院,那边快马扬鞭的正往家赶的贺兰兄弟,却遇到一件不平事。 京城繁华,这开封一地远近城乡算一起,上上下下近千万人口。既有达官显贵,亦有贩夫走卒。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格局,虽不分明,却也显出偏好。 贺兰府自然是在城西,不过为了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