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简介

他在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就说过,集成电路是未来高科技的主流。为此,他熬了几个通宵,做了一份未来的科技发展规划。然而!造不如买,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庞志国去世后,他的很多研究资料被搁置。直到夏国在高科技阵线持续溃败,工程院才重新拿起庞志国留下来

首章试读

二十一世纪。 工程院。 于炳辉呆呆看着直播间里面的庞志国,泪水悄然滑落,身体颤抖着缓缓抬起右手。 “老师!老师!我终于又见到您了!” 他刚到工程院的时候还是一个无名小卒,是庞志国手把手的教了他很多知识,再加上自身的天赋,才有今天的成就。 3号航母的很多概念是庞志国提出来的! 于炳辉研发出来的综合传电***,也是继承了庞志国的构想! 如果没有庞志国,绝没有今天的于炳辉,更不会有夏国的电磁弹射! 可惜,天妒英才,刚过千禧年,庞志国就因肝癌去世。 如果他能多活几年,夏国的科技事业,绝对会比现在更加发达。 芯片事业也绝不会被鹰酱卡脖子! 庞志国研究的方向很多,他的眼光领先同一时代的所有科学家。 他在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就说过,集成电路是未来高科技的主流。 为此,他熬了几个通宵,做了一份未来的科技发展规划。 然而!造不如买,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庞志国去世后,他的很多研究资料被搁置。 直到夏国在高科技阵线持续溃败,工程院才重新拿起庞志国留下来的资料。 可惜,时代不同,夏国跟不上了! 如果在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完全按照庞志国的规划发展,夏国绝不会有任何一项科技被人卡脖子! 双手颤抖着***作窃听,一连给苏墨打赏了几百个锤子。 并发弹幕。 “敬老师!” 于炳辉的这个弹幕并没有引起波澜。 六千万人在线的直播间,他那个弹幕很快被淹没。 深吸一口气,于炳辉放下窃听,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把3号航母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 并根据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数据修改现有资料。 ………… 九十年代。 船坞的施工展开,直播间众人打赏给方墨的锤子快速消耗,整个施工的进度堪称奇迹。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基础建设,仅仅两个月船坞便...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