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素的一本《谏东都之行不可取》震惊朝野,言辞之犀利,比之贞观四年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谏议大夫褚遂良这样评价张玄素:陛下礼重玄素,频年任使,擢授三品,翼赞皇储,自不可更对群臣,穷其门户,弃昔日之殊恩,成一朝之愧耻。 这一本惊世骇俗,震慑朝野,但陛下的态度却是模棱两可,留中不发了!这不由得让人们揣测,此事是不是由太子在幕后主导,目的自然遏制魏王向陛下谄媚。 而面对汹汹的***,东宫却是保持了沉默。这也让局面,陷入了僵持之势。 张玄素府,长孙顺德坐在茶几前,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从张玄素手中接过茶盏。 此时张玄素脸上尽是陪笑之意,若是让熟识的人看到了,一定会大跌***,甚至会怀疑他们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了问题。 但,这,的确就是现实。 对长孙顺德,他的确要用敬畏的态度。 当年被俘时,被长孙顺德整的太狠了;还有就是讨刘武周时,张玄素得了伤寒,还是长孙顺德寻得偏方救了他一命。 哪怕是张玄素的态度足够诚恳,但长孙顺德却依然义正辞严的说教。 “我告诉你,就算你是仆射,是中书令,你也没有种权力,知道吗?陛下和太子,就没有赋予我们这样的权力。” “天子富有四海,巡幸一下自己的土地怎么了,又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要做的如此难堪。” “张玄素不是普通的谏官,是太子的老师,一言一行都代表东宫,如此轻言行事,置太子于何地?想过没有?” 张玄素被说的哑口无言,只是低头长叹。 “公爷,我错了!” 哼,可长孙顺德对这个态度并不满意,重重的把茶盏摔茶几上。 “胡作非为!” ......... 黄昏,东宫-显德殿 长孙顺德向李承乾禀明,张玄素已经认识到了错误,他正在府中写请罪疏,并辞去东宫少詹事、右庶子之职。 陛下看过之后,必然会清楚,其中并无太子的授意,也会清楚殿下的无辜和难处。 是吗?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