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和老孙那天聊得恼了火,急匆匆的就走了,这几天都没再来。 这小院里面又只剩下赵永乐自己,秦立等人更是来看望的意思都没有。 赵永乐空抱着酒坛子发呆,连吃火锅的兴致都没了。 这天晌午, 赵老爷子喜笑颜开的推开了小院的门。 “乐儿,快随我到前面去。 ”“父亲,你又怎么了? ”赵老爷子使唤着丫鬟们说:“你们几个赶紧帮少爷收拾收拾, 披头散发的让周先生见了怎么行。 ”原来是赵老爷子上次登门拜访之后, 这位长安城内颇有名望的儒士周先生竟亲自登门,收徒之意不可谓不明显。 不过纵然赵老爷子将这位周先生吹的天花乱坠,赵永乐却一点兴趣都没有。 “周先生, 这便是小子永乐。 ”周先生抬头看去,那赵永乐闷闷不乐地站在堂前。 他左右打量了两眼, 微微点头。 “赵员外,您家少爷可是声名在外,周某已经有所耳闻。 ”“那就太好了, 周先生要是觉得合适,就让犬子到周先生家里,做个长久学生。 ”赵老爷子听周先生这么说, 心里乐开了花。 这位周先生教授的得意门生,官居二品大员, 整个长安城还没学生面子大到让他亲自上门。 想拜周先生为师的学生们, 在他们家门口排出去几条街。 可这位周先生,为人严苛,收徒标准也定得高。 不是所有人都能入得他的法眼,能够成功拜他为师的,可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杰。 更别说让他这么急不可耐的找上门,赶着要收的学生。 赵老爷子心里已经开始打起了算盘, 想着赵永乐到周先生府上,学个三年五载。 考个进士,甚至是榜眼探花也不是不可能。 “我听闻赵家公子才学出众,就连魏征魏大人都赞不绝口。 ”“乐儿,还不快跟周先生讲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