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鲁文公 鲁文公名兴,是鲁僖公与夫人声姜之子。 鲁文公元年 公元前626年,鲁文公元年。 元年春,王使内史叔服来会葬。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食子,难也收子。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 元年春,周襄王派内史(官名)叔服来到鲁国参加鲁僖公的葬礼。公孙敖听说叔服善于看相,就请他到家里,让两个儿子谷、难出来拜见。叔服看过之后说:谷是“食子”,难是“收子”。谷的下巴丰满,他的子孙在鲁国必定兴旺发达。 简单解释一下—— 公孙敖是公子庆父之子,谥穆,即孟穆伯。 庆父、叔牙、季友都是鲁桓公的儿子,他们的后人在鲁国世代为卿,执掌大权,史称“三桓”。庆父之后,以孟为氏,其宗主又称孟孙氏;叔牙之后,以叔为氏,其宗主又称叔孙氏;季友之后,以季为氏,其宗主又称季孙氏。 这个“孙”字,是鲁国对贵族的特别尊称。春秋史上,鲁国能够缀以“孙”字的世家大族,除了“三桓”,便只有臧氏和氏了。 谷是公孙敖的长子,史上又称文伯;难是公孙敖的次子,史上又称惠叔。文和惠,是他们的谥号。 谷是“食子”,也就是奉送祭祀的儿子;难是“收子”,也就是可以安葬父母的儿子。 父子三人的故事,后面还会讲到,这里只是开个头。 于是闰三月,非礼也。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愆;举正于中,民则不惑;归余于终,事则不悖。 当年鲁国设定三月为闰月,这是不合习惯的。先王设定时令,以冬至之日为一年之始,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所在的月份为每个季度的中月,将剩余的日子归总在一年之末。以冬至为始,则四时有序,不会错乱;以二分二至的月份作为中月,百姓就不会迷惑;将剩余的日子归总在一年之末,行事就不会背离常识。 古人观测天象,通过月亮的圆缺来设置月份,一年12个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合计起来,平均一年只有约354天。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365天,二者相差11天。如何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