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宣公十三年(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鲁宣公十三年
公元前596年,鲁宣公十三年。
十三年春,齐师伐莒,莒恃晋而不侍齐故也。
十三年春,齐国出兵讨伐莒国,原因是莒国依仗晋国而不侍奉齐国。
莒国抱上晋国的大腿,恐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晋国强大的时候,齐国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去年晋国在之战中铩羽而归,元气大伤,威风大损,齐国趁机教训一下家门口不听话的小兄弟,也就理所当然了。
夏,楚子伐宋,以其救萧也。
君子曰:“清丘之盟,唯宋可以免焉。”
夏天,楚庄王再度出兵,讨伐宋国,因为宋国去年救援了萧国。
君子评论:去年参加清丘之盟的几个国家,只有宋国可以免于祸难。
秋,赤狄伐晋,及清,先召之也。
冬,晋人讨之败与清之师,归罪于先而杀之,尽灭其族。
君子曰:“恶之来也,己则取之,其先之谓乎。”
晋国内外交困,腹背受敌。
秋天,赤狄入侵晋国,抵达清地,这是先引进来的。
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要对之战的失败负主要责任。
为了逃避追责,他必须制造混乱,不惜开门揖盗,引狼入室。
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
冬天,晋国人追讨之战的失败,以及狄人入侵清地的罪责,杀死先,并诛尽其族人。
君子评论:大难临头,都是自找,说的就是先吧!
清丘之盟,晋以卫之救陈也,讨焉。
使人弗去,曰:“罪无所归,将加而师。”
孔达曰:“苟利社稷,请以我说,罪我之由。
我则为政,而亢大国之讨,将以谁任?我则死之。”
根据清丘之盟的盟约,晋国因卫国救援了陈国而派人前去问责。
晋国使者留在卫国不肯离开,说:“如果没有人可以归罪,那就要派兵前来了。”
孔达倒是爽快,说:“只要对国家有利,那就拿我去跟晋国人解释吧,罪过就在于我。
我是卫国的执政大臣,面临大国的问罪,这还能叫谁去顶罪?我愿为此而死。”
敢做敢担当,是条汉子!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