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海盟

深见鹿/著

2025-01-02

书籍简介

2021年,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为响应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上海市组织各基层法院开展“遴选赴新”对口支援新疆法治建设的工作。上海市一中院党组成员李显明响应号召积极奔赴新疆,而王濛作为一名刚入额不久的新晋法官,则是在阴差阳错之下被遴选前往上海市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下辖的莎车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赴疆不久,莎车县法院就遭以李大为首的上访人员纠集闹事,由于事关多年前上海市援建的石榴种植产业园项目,王濛所辖的荒地镇法庭承担起了事件调查走访和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中间多次遇到李大等人的威胁和阻挠,同时荒地镇上的各种民间纠纷不断涌现,王濛的工作开展一度陷入困境。在荒地镇法庭众人的细致和耐心工作下,荒地镇法庭顺利帮助村民们解决了一桩桩、一件件难解纠纷,发挥了枫桥经验之所倡。依靠援疆律师、王厂长、陶指挥等热心群众和各级单位的通力协助和配合,顺利解决了石榴园的上访问题,还帮助李大寻到了来自宁夏的“根”。通过莎车县和上海市的各类交流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解决了荒地村民石榴滞销危机,也更进一步地增进了两地对彼此的了解和认识,大家的感情也在此中犹如一粒粒石榴籽一样愈发团结和紧密。

首章试读

一创作背景介绍 从1996年开始,国家就开始了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上海市作为援疆工作的排头省份,承担起了众多的工作任务。2000年以来,从“干部对口援疆”到“技术人才援疆”,上海市累计向对口支援的喀什、克拉玛依等地区累计投送了数万人和数千亿援助资金,形成了以经济、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援助为重点全方位、立体化的援疆工作。 在这其中,法治建设在援疆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同样是巨大的!上海市各级法院每年都会派遣基层干警前往对口支援的新疆地区基层法院开展挂职锻炼等协同指导和交流工作。可以看到,每年都有来自上海各级法院的年轻法官主动选择前往新疆,驰援新疆法治建设,在这中间同样也涌现出一大批为了新疆法治事业而甘愿奔赴基层、甘愿扎根边疆的优秀法官和干警,他们的故事和事迹,同样也是值得被谱写和歌颂的。 在此背景下,本文借鉴融合了上海市各级法院在援疆法治建设过程中的诸多真实人物的真实事迹进行创作,旨在通过小说文创视角,展现援疆法治建设中的不易和斐然成绩,谱写以援疆法治建设为主题的疆海融情新篇章! 二、本文主要人物(按照分属分类排序、人物姓名均为虚构、人物职位均为小说创作需要设置) (一)上海法院 1.王濛: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本文视角围绕王濛展开。 2.李显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为人刚正,总会在王濛一筹莫展时提供指引。 3.季汉庭: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纪律严明又热情风趣,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4.陶利亚: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活泼伶俐,快言快语,是王濛的好搭子。 5.吴姗: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沉稳热情,为王濛提供了很多工作上的帮助。 (二)莎车法院 6.艾克热木·买买提明:莎车县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7.阿克尚:莎车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8.阿尔沁·海吉尔:莎车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主要帮助王濛从事辅助工作,是...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