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镇一年一度的采青会即将开市了,整个镇子的上空都飘散着一股淡淡的茶香味。 而镇上的瓦房上爬满了青绿色的攀藤,外面青一色的青灰色土墙,如此倒与那茶饼的色泽极为相似。 在整个镇子的中心,供着一尊石头坐像。此人像头戴高冠,着交领衣,双手捧一书卷,盘腿跌坐石头案几前。而那石案几上摆有石瓶,石臼,石渣斗,石风炉等物。 此处供奉的正是那茶神陆羽。 说起那茶叶本就是那神农氏尝百草时,放置于袋中用于解毒之物,倒不是什么稀奇之物。 原本也不被平民百姓所喜欢,因为它既不能充饥,又不能解渴。而且六朝之前,大都采用的是粥茶之法。煮茶就如同煮那菜汤,再添加些葱、姜、枣、橘皮、薄荷一起煮,那味道真是不可言说,也就是上层那帮风雅人士才会喜欢。 到了南北朝时期,那南朝人倒是极好饮茶,而北朝人不好此道,还嗤笑之。 后来佛教大兴,有某位禅师见学禅的众人困顿干渴,便给他们饮茶解困。众人仿效之后,饮茶之道才渐渐成了风俗。 至唐人陆羽写下那《茶经》一书,饮茶之道才慢慢掀开新的篇章,普及到了平民百姓。同时逐渐将以往那粥茶之法,改成如今这点茶之法,同时对于茶末的处理也日益精细。 前朝王安石在《议茶法》中就说过“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可见如今茶业的日益兴盛,而茶也成为平民百姓的日常必需品。 前朝梅尧臣有诗曰“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事学春茶”。此地人人以茶为生,自然镇中茶人便以那陆羽像供奉祭祀。 最近这段时日,镇上的各家各户都在忙着赶制今年的第一批春茶。 那稚龄小童待在小炉前,专心照看着火; 家中的男人则将蒸制后的茶芽反复榨制,去除其中茶汁; 女人则将昨夜榨取过的茶团置于盆中反复研磨着,使它滑腻均匀; 而家中老人则将那处理过后的茶糊糊添加些独门的配料,比如那龙脑,香料及米粉等等,制作成茶饼。 这制茶的每个步骤都是极耗时间与力气的,但镇上居民世代制茶,每一步骤早已了熟于心,所以一切都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