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 春。 姜沃沿着门口的石阶走下去,只见金色的日光透过院中一株杏树的叶隙投下来, 斑点样洒在地上, 一晃眼倒像是落了一地的金色的小杏子。 她伸手接了一点阳光在手上,抬头便见阳光映照下的叶片色翠欲滴宛如碧玉——这一年春意旺,太极宫中树木俱是这般青润叠翠。 不, 此时还不能叫太极宫。姜沃在心里纠正自己:初唐年间还没有太极宫这个名字。 如今皇城原是隋朝修的, 名为大兴宫,可惜这大兴宫名不符实, 并没有让隋朝大兴起来, 杨家还没住两代, 就归了李唐王室。 于是这名儿也少有人提了。 如今宫中人都只称一声皇城或是京大内, 偶然才能从满脸皱纹的老宫人嘴里, 听到一句大兴宫。 姜沃在正堂前的院子里等了片刻, 就见一位四十来岁的女官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卷竹牍。 那女官带着一种长辈看心爱晚辈的眼神,将竹牍交给姜沃, 温声笑道:“去吧, 走这一遭, 完了差事, 你就正经是咱们宫正司的七品女官了。” 姜沃将沉甸甸的竹牍接在手里, 先肃然应了是, 然后才展开笑容:“姑姑, 那我去了。” * 姜沃走出漆得油亮的大门,抬眼看了看日头。 从现代来到大唐,姜沃最不习惯的就是没法知晓具体的时辰。 宫中日晷与漏刻并不是处处都有, 而作为一个 曾经电子产品不离手的现代人, 姜沃有时东南西北都调向,何况是看日辨时辰。至于有宫人会把猫猫唤引过来,看猫眼的大小来判断时辰,在姜沃看来就更加玄学。 看猫眼钟没学会,她倒是趁机撸了好几回猫。 不过,科学研究有言,二十一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坚持七天就有初步效果——而姜沃已经来到这儿第七天了,很多事情已经开始习惯起来。 不但习惯,她甚至很喜欢这一世。 前世她是一病而亡。 她打小心脏就有问题,十岁后越发病的厉害,父母带着她辗转求医做了好几回手术,也终究没有保住她的命,她关于现代的最后记忆,就是医院的纯...